weixin

学校新闻


杨老师 徐老师 杨老师 徐老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校园快讯 >

港口装卸进入“秒时代”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09-27 09:40 点击:
 
          时间:2011-9-27 浏览次数: 37
 

    早就听说,青岛港企业创新搞得好,让创新发明成了“全民运动”,人人创新、岗岗创新;也早就听说,青岛港有一个“金牌员工”许振超,被誉为新时期中国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他创造的集装箱装卸“振超效率”世界第一,引领港口装卸作业进入“秒时代”。近日,记者走进这里,近距离触摸和感受到青岛港人的创新脉动。

把技术练成艺术

    9月20日一大早,青岛港前湾集装箱公司的码头上就热闹起来,一年一度的全港职工技术大比武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科教强港、科技强港、人才强港、建设创新型大港”等大红标语迎风招展,十分醒目,来自装卸一线、后勤、机关等各个岗位的2000多名员工将参加47个项目的比武较量。
    集装箱码头是主赛场,这里设有门机、轮胎吊、场桥、车工、焊工、钳工等20多个工种的比武项目。每个项目比赛都要求既突出绝活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空箱叉车比武的绝活是用吊具上安装的两托球叉同时托起一对瓶口上的两球,然后再将两球同时放在另一对瓶口上。这是对操作者眼力和操作能力的极大考验。要知道,放球的瓶子是立在离地面大约两米多高的支架上,操作中稍有不慎,就会瓶倒球落,前功尽弃。
    第一个比武的叉车司机叫付俊杰,只见他全神贯注,不急不躁,小心地调整着方位,终于轻轻地同时托起两个红色的小球,然后倒车再调整方位,又把球稳稳当当地放到了另外两个瓶口上,整个过程就像表演杂技一样,现场观众不由得为他鼓掌叫好。
    用6分钟完成了比赛后,付俊杰告诉记者,刚才的托球动作可不是为了表演,而是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设计的。集装箱叉车装车,码垛要求稳、准、轻和高效率,取球就是锻炼司机的目测准确度,平时干活就要靠眼力。
    在比武现场,记者感到有些目不暇接,顾此失彼。挖掘机的“十拿九稳”、桥吊的“飞箱穿障”、吊车的“铁骑飞燕”、轮胎吊的“勇挑重担”等等项目,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叫绝。
    据介绍,青岛港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年年开展技术工人考工晋级和技术大比武,到今年已经举办了23届。“干什么,比什么,练什么,精什么”在这里已尉然成风。广大员工把岗位当成了舞台,把技术练成了艺术,先后涌现出“毫米神功”“二龙戏珠”“向科妙笔”等1800多个岗位绝活。
    通过练技术、大比武,青岛港员工素质由过去77%的员工、12000多人只有初中以下学历,发展到现在以6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7000多名技术工人为主体的高素质员工队伍,80%以上的技术工人都成为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远远高于发达国家30%的平均水平。

农民工成了“发明家”

    站在记者眼前的乔伦是一个憨厚而腼腆的小伙子,握过来的手很粗糙,可就是这双粗糙的手却搞出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这位青岛港前港公司堆装队维修班的普通农民工,虽然来港只有3年,却小有名气。“乔伦万能钻磨系列工具”是他的发明创造,青岛港以他的名字命名,还奖励他2000元现金。
    “我就是爱琢磨,干活时遇到问题,我就想怎么样去解决。港口也鼓励我们去创新发明,还给奖励,我就越来越有兴趣。”乔伦告诉记者,上个月他还发明了一种对孔器,钻孔时用上,即可避免伤手,又可提高精确度。这几天他又在研究怎么节能减排,做一个清洗工具,让油漆刷子由一次性使用变为重复利用。
    在青岛港,像乔伦这样的“能人”不胜枚举。
    桥吊司机邵泽山是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前来接受采访的。
    10年前,22岁的农民工邵泽山走入青岛港,有幸成为许振超的徒弟。跟着高师学艺,他也很快在技术上脱颖而出,成为振超团队的重要成员,他在许振超“无声响”操作法的基础上,通过细心钻研,创造了“高空飞燕”和“百米穿针”绝活,这使桥吊吊具的运行轨迹更加平稳,定位更加准确。因此,先后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青年技师”等称号。
    “这是我在青岛港的最大收获,港口给我们搭建了平台,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机会。在青岛港,只要你干得好,就既有名又有利。”邵泽山感慨地说,他当上了班长,评上了职称,还是公司技术培训的兼职教师。1997年就买了车,还买了100多平米的大房子,现在,每月收入达到一万多元,仅集团每月给的补贴就有2000多元。
    “我们就是要创造环境,给职工提供实现价值的平台,让他们名利双收,不仅现在干得有劲,而且将来有奔头。”青岛港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十分坚定地告诉记者,为激励职工练技术、练绝活,青岛港集团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机制,谁得了冠军就给予奖励,谁练出了绝活就用谁的名字命名、就奖励谁。“在青岛港,只要肯学肯干,人人都可以在岗位成才。无论扛包的、种地的、军营的、还是院校的,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年龄,谁能干谁干。”
    近年来,青岛港涌现出了“显新穿针”“王啸飞燕”“琳琳快磅”等580多个以员工名字命名的各类员工品牌。

鼠标革了铁锨的“命”

    傍晚五点半多,记者走进青岛港前港公司库场管理中心。操作台上有三台电脑,整个库场图都存在上面,场区号、货垛号、货物名称、港存量、入港时间,一清二楚;室内大屏幕上有许多个小窗口,整个货场的角角落落,车辆的进进出出也都一目了然。
    “这就是我们堆场管理系统,完全是我们自主开发的。”理货员朱永浩一边操作电脑,一边介绍说,青岛港矿石煤炭码头货物管理已经全部实行智能化,通过采用RFID、GPS无线数据采集等综合信息技术,市提车辆每个环节的信息都被一一记录在系统中,从疏运计划到最终出港实现了全程跟踪、全面控制。
    “通过这个系统,哪个地方有作业,可以随时就近调配车辆。过去可不行,24小时都要在库场里转,带着大口罩,冬天手冻得都签不了字。现在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需要顶风冒雨去现场,有市提作业,坐在室内,只要点点鼠标就全完成了。”朱永浩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依靠信息化,前港公司用500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一年能完成上亿吨的吞吐量,周转率特别高。一个人能干过去三四个人的活。
    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港口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破解制约港口发展的“五大难题”,是青岛港科技创新的一个主攻方向,他们鼓励支持员工结合岗位,常年开展“千项软件”开发,把软件开发从专家手中解放出来,变成广大员工的新式武器。三年来,累计完成群众性“千项软件”开发3781项,使信息化技术真正走进了基层、走进了班组、走进了岗位。
    职工们开发出的智能平车机、装卸机械手、自动码包机、袋装货堆码器、网络脱离器等新技术、新工艺,彻底改变了装卸货物肩扛手搬的历史,真正把码头工人从苦脏累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用青岛港人自己的话说,让鼠标革了铁锨的“命”,让科技革了危险的“命”,让创新革了传统的“命”。
    依靠广大员工,几年来,青岛港改造了一个百年老港,建设了两个现代化新港,建成投产了一批世界级大码头。率先在全国沿海港口中建成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国际一流的信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实现了煤、油、矿、箱主干货种信息化、机械化、流程化、高效化作业,生产效率世界一流。其中,集装箱装卸效率连续8次刷新世界纪录,铁矿石卸船效率先后15次打破世界纪录。
    离开青岛港,记者一直在想,一个“人人有绝活、人人能创新”的企业,还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呢?

 

本文来自:科技日报



宁波金亚职业培训学校_挖掘机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