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后浪奔涌,就少说几句“你应该”
作者: admin 时间: 2020-05-15 15:23 点击: 次
最近大火的《后浪》中说,年轻的一代,终于拥有了“选择的权力”。
可是,你细品视频中那些活动,比如玩儿手办、cos、滑板、直播…只会悲催地发现,在无数“前浪”的眼里,这些事业只能被称为“不务正业”。
所以,如果一个年轻人家境平凡,按部就班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找份好工作、买房娶妻生娃,上面那些活动,多半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也就是说,一方面,这个社会上的选项确实是丰富多了,但是另一方面,“后浪”们能不能选、让不让选、敢不敢选,又是另一回事了。
大部分孩子,都是在“你应该”的教导下长大的,不敢越雷池一步。
01
“应该”走的路,未必通向幸福
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一项调查,1997人中,58.1%的受访者追求过上“标配人生”,61.2%受访者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标配”,具体包括:工作稳定、有房有车、有家有娃。
在大多数家庭中,父母们早已给孩子设定了30年发展中的长期规划:18岁前,就应该心无旁骛、专心读书,考上211甚至985;22至25岁,就应该到大企业找份好工作,或者当个公务员,体面又稳定;26至30岁,就应该找对象,成家抱娃…
只是,如果每个点儿都踩上了,都打卡了,就真的幸福美满了吗?
知乎上的一位大V曾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位咨询者说:“我英语不好,尤其是听力很差;我很没主见,羡慕那些一呼百应的同学;我都大三了,还没有人追,可能是太胖了…”
而事实是,这位同学托福108分,从小学到大学都是班长,短时间瘦了20斤,几乎营养不良…
这么一位“别人家的孩子”,满足了外人对她所有的期待,但她恰恰最讨厌自己。
她说:“我压榨每一分钟时间,每当空闲下来,我都会觉得自己没有尽力。就像当年高考,我压榨每一道题一样,如果某个题目丢分了,我就会觉得自己没尽力,对不起父母。”
这位大V说这些优等生普遍都有以下特点:
1.严苛的父母
2.毕业于出名的高中,学霸众多
3.毕业后会选择光鲜的工作
4.等待别人的评价和选择
发现了吗?以上特征涵盖面甚广,却唯独少了“你自己想要什么”。
就像这样,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充斥着“你应该”,年轻人就默默地把它们变成了“我应该”。
记得年前去理发的时候,相熟的托尼老师决定不回家过年了,因为打拼了3年,还是没能买房买车,回去丢人…
物质经济已经如此丰饶,社会对于成功的定义却依然如此匮乏。
社会规定的幸福方式,永远是稀缺品,只有少数人能够实现,而且还未必幸福。
02
人生的惊喜,往往来自“离经叛道”
有时候,当我们抛弃了“你应该”,才会真正知道什么叫“做自己”。
曾经在《人物》上看过一个感人的故事。
廖智是一个开朗、爱美、爱跳舞的女孩儿,但是,汶川地震让她失去了双腿、女儿和婚姻,人生瞬间跌入深渊,那时她23岁。
自尊心超强的她,在和伤痛斗争的时候,也在尽力抓住每一个机会,证明自己“不应该”是个废人。
刚做完手术一个月,有位导演找到她,问她还想不想再去跳舞,家人都劝她:“不应该再跳了,万一再次摔倒,仅存的膝盖也保不住了。”
但是廖智不认命,经过常人难以忍受的训练,她重回舞台,完成了名为《鼓舞》的舞蹈,三分钟的表演里,没有一个观众坐下。
廖智红了,媒体给她的头衔是“汶川地震截肢舞蹈老师”。
别人重新为她“规划”了生活方式:
父母认为她应该签约一家经纪公司;节目导演认为她不应该消费痛苦的经历;网友认为她不应该在微博上忘记缅怀过去…
但是廖智却退到了人群之外,在房地产公司找了一份普通人的工作。然后,她又参加了央视的舞蹈比赛,在那里结识了现在的丈夫,开始从事帮助残疾人的工作。
她说:“我不会特别跟什么抵抗,也不会特别想证明什么,只想专注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
像廖智一样,坚定地“离经叛道”的人,都有着内生的、无穷的潜能,比“生拉硬拽”强大得多。
如果放弃自己的坚持:
俞敏洪,至今还应该是北大的一名老师;
刘慈欣,至今还应该是一个事业单位的工程师;
罗振宇,至今还应该是一个电视台主持人…
人生从来没有什么标配的答案, 一代又一代“后浪”在倔强、执拗中,不停地刷新大众的认知,大家惊叹,甚至是羡慕:“哇,原来还可以这样!”
03
试着把“你应该”,变成“我期待”
“前浪”会说:“怎么,我们活了大半辈子,给下一代提点儿意见还有错了?”
没错,当然没错,每一个意见背后都是关注和关心。
但前提是,要搞清楚,究竟谁要为人生的决定负责。
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叫做“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对的课题,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密的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关键原因,就是对他人课题的横加干预。
衡量到底是谁的课题,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谁要来承担结果。
让孩子考公务员,但枯燥无味、朝九晚五上班的人是孩子;让孩子30岁前必须结婚,但和一个不喜欢的人共渡一生的还是孩子…
不如我们换一种说法,从“你应该…”变成“我期待…”。
你应该有份稳定的工作,其实是我期待你衣食无忧、风平浪静;你应该早早结婚,其实是我期待你能有个人照顾…至于最终如何选择,那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这样来看,“你的课题”就变成了“我的课题”,这不是冰冷的规则,只是温馨的提示。
吴晓波曾经回忆说,自己品学兼优的女儿有一天告诉他,想要学音乐,全家人的第一反应是“雷电交加,都疯掉了”。
作为父亲,肯定不希望女儿在一条稳妥的轨道上“跑偏”,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女儿谈到音乐时,眼里“泛着光”。
当女儿详细分析了不同国家培养歌手的差异后,他明白女儿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解与深思熟路,吴晓波最终妥协了,女儿开始学习音乐后,常常身体累到散架,成功的概率依然看不明白,但快乐概率却达到了100%。
每个人心中,都有“应该”做的事,有时能满足他人的期待,有时却背道而驰,但最关键的是,它是否忠于自己的内心。
这才是真正的“选择的权力”。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世界变化的太快,所谓的长江或许已经变成了大海,后浪奔涌的地方,已经不是既定的河道,而是整个海面,这世界需要“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年轻的一代,需要多一些祝福和鼓励,少一些苛责和评判。
所以,如何让“后浪”奔涌?
就像李宗盛在《和自己赛跑的人》中唱的:“你很少赢过别人,但是这一次,你超越自己”。
可是,你细品视频中那些活动,比如玩儿手办、cos、滑板、直播…只会悲催地发现,在无数“前浪”的眼里,这些事业只能被称为“不务正业”。
所以,如果一个年轻人家境平凡,按部就班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找份好工作、买房娶妻生娃,上面那些活动,多半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也就是说,一方面,这个社会上的选项确实是丰富多了,但是另一方面,“后浪”们能不能选、让不让选、敢不敢选,又是另一回事了。
大部分孩子,都是在“你应该”的教导下长大的,不敢越雷池一步。
01
“应该”走的路,未必通向幸福
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一项调查,1997人中,58.1%的受访者追求过上“标配人生”,61.2%受访者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标配”,具体包括:工作稳定、有房有车、有家有娃。
在大多数家庭中,父母们早已给孩子设定了30年发展中的长期规划:18岁前,就应该心无旁骛、专心读书,考上211甚至985;22至25岁,就应该到大企业找份好工作,或者当个公务员,体面又稳定;26至30岁,就应该找对象,成家抱娃…
只是,如果每个点儿都踩上了,都打卡了,就真的幸福美满了吗?
知乎上的一位大V曾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位咨询者说:“我英语不好,尤其是听力很差;我很没主见,羡慕那些一呼百应的同学;我都大三了,还没有人追,可能是太胖了…”
而事实是,这位同学托福108分,从小学到大学都是班长,短时间瘦了20斤,几乎营养不良…
这么一位“别人家的孩子”,满足了外人对她所有的期待,但她恰恰最讨厌自己。
她说:“我压榨每一分钟时间,每当空闲下来,我都会觉得自己没有尽力。就像当年高考,我压榨每一道题一样,如果某个题目丢分了,我就会觉得自己没尽力,对不起父母。”
这位大V说这些优等生普遍都有以下特点:
1.严苛的父母
2.毕业于出名的高中,学霸众多
3.毕业后会选择光鲜的工作
4.等待别人的评价和选择
发现了吗?以上特征涵盖面甚广,却唯独少了“你自己想要什么”。
就像这样,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充斥着“你应该”,年轻人就默默地把它们变成了“我应该”。
记得年前去理发的时候,相熟的托尼老师决定不回家过年了,因为打拼了3年,还是没能买房买车,回去丢人…
物质经济已经如此丰饶,社会对于成功的定义却依然如此匮乏。
社会规定的幸福方式,永远是稀缺品,只有少数人能够实现,而且还未必幸福。
02
人生的惊喜,往往来自“离经叛道”
有时候,当我们抛弃了“你应该”,才会真正知道什么叫“做自己”。
曾经在《人物》上看过一个感人的故事。
廖智是一个开朗、爱美、爱跳舞的女孩儿,但是,汶川地震让她失去了双腿、女儿和婚姻,人生瞬间跌入深渊,那时她23岁。
自尊心超强的她,在和伤痛斗争的时候,也在尽力抓住每一个机会,证明自己“不应该”是个废人。
刚做完手术一个月,有位导演找到她,问她还想不想再去跳舞,家人都劝她:“不应该再跳了,万一再次摔倒,仅存的膝盖也保不住了。”
但是廖智不认命,经过常人难以忍受的训练,她重回舞台,完成了名为《鼓舞》的舞蹈,三分钟的表演里,没有一个观众坐下。
廖智红了,媒体给她的头衔是“汶川地震截肢舞蹈老师”。
别人重新为她“规划”了生活方式:
父母认为她应该签约一家经纪公司;节目导演认为她不应该消费痛苦的经历;网友认为她不应该在微博上忘记缅怀过去…
但是廖智却退到了人群之外,在房地产公司找了一份普通人的工作。然后,她又参加了央视的舞蹈比赛,在那里结识了现在的丈夫,开始从事帮助残疾人的工作。
她说:“我不会特别跟什么抵抗,也不会特别想证明什么,只想专注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
像廖智一样,坚定地“离经叛道”的人,都有着内生的、无穷的潜能,比“生拉硬拽”强大得多。
如果放弃自己的坚持:
俞敏洪,至今还应该是北大的一名老师;
刘慈欣,至今还应该是一个事业单位的工程师;
罗振宇,至今还应该是一个电视台主持人…
人生从来没有什么标配的答案, 一代又一代“后浪”在倔强、执拗中,不停地刷新大众的认知,大家惊叹,甚至是羡慕:“哇,原来还可以这样!”
03
试着把“你应该”,变成“我期待”
“前浪”会说:“怎么,我们活了大半辈子,给下一代提点儿意见还有错了?”
没错,当然没错,每一个意见背后都是关注和关心。
但前提是,要搞清楚,究竟谁要为人生的决定负责。
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叫做“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对的课题,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密的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关键原因,就是对他人课题的横加干预。
衡量到底是谁的课题,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谁要来承担结果。
让孩子考公务员,但枯燥无味、朝九晚五上班的人是孩子;让孩子30岁前必须结婚,但和一个不喜欢的人共渡一生的还是孩子…
不如我们换一种说法,从“你应该…”变成“我期待…”。
你应该有份稳定的工作,其实是我期待你衣食无忧、风平浪静;你应该早早结婚,其实是我期待你能有个人照顾…至于最终如何选择,那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这样来看,“你的课题”就变成了“我的课题”,这不是冰冷的规则,只是温馨的提示。
吴晓波曾经回忆说,自己品学兼优的女儿有一天告诉他,想要学音乐,全家人的第一反应是“雷电交加,都疯掉了”。
作为父亲,肯定不希望女儿在一条稳妥的轨道上“跑偏”,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女儿谈到音乐时,眼里“泛着光”。
当女儿详细分析了不同国家培养歌手的差异后,他明白女儿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解与深思熟路,吴晓波最终妥协了,女儿开始学习音乐后,常常身体累到散架,成功的概率依然看不明白,但快乐概率却达到了100%。
每个人心中,都有“应该”做的事,有时能满足他人的期待,有时却背道而驰,但最关键的是,它是否忠于自己的内心。
这才是真正的“选择的权力”。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世界变化的太快,所谓的长江或许已经变成了大海,后浪奔涌的地方,已经不是既定的河道,而是整个海面,这世界需要“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年轻的一代,需要多一些祝福和鼓励,少一些苛责和评判。
所以,如何让“后浪”奔涌?
就像李宗盛在《和自己赛跑的人》中唱的:“你很少赢过别人,但是这一次,你超越自己”。